建筑工業化是指通過現代化的制造、運輸、安裝和科學管理的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來代替傳統建筑業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業生產方式。以工業化的方式重新組織建筑業是提高勞動效率、提升建筑質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國未來建筑業的發展方向。
房地產的三大影響因素
一是高鐵、輕軌、教育、醫療對房地產的影響;
二是就業、創業對房地產的影響;
三是人口年輕化和保證人口相對穩定對房地產的影響,城市人口流入和流出對房地產的影響將進一步加深。其指出,房子以自住為主是正常市場,以投資為主杠桿高,容易造成泡沫發生。
具體上,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看:
一、未來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機遇。我國經濟進入新時代的兩大特征,一是各行各業都在解決還無法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所產生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都在把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當作主要任務。就房地產而言,高質量發展不是被動選擇,而是主動應戰。首先,高質量發展將倒逼房地產行業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工藝技術,提高效率效能,這“三個提高”既是改革創新的源泉,也是有活力的市場。其次,高質量發展必定會拓展住房需求。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品質、多樣化、精細化的時代。這個階段,開發企業將集中優勢,把最好的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金融行業同樣也會把信貸和資產配置到高質量發展的領域。因此,高質量發展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二、未來城鎮化發展帶來的機遇。我國城市化率才58%,離發達國家的80%還有很大差距,未來至少有2-3億人口要進城,這對住房特別是中低價位、中小戶型住房有強勁的需求。此外,城市更新、舊城改造、物業服務也是很大的市場。比如中海品牌現在價值達到586億元,一方面靠項目高質量的開發,另一方面是企業抓住了人們對物業服務升值增值的需求。
三、未來城市群輻射帶來的機遇?,F在我們都比較關心城市群的龍頭城市怎么發展,這只是一個方面。城市群另一個優勢是帶動和輻射的作用。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提速,周邊中小城市的住房需求及園區產業、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都有一定的機遇。
四、未來老百姓追求健康生活帶來的機遇。我希望企業家未來都能關注一個領域。什么領域?建筑和住宅領域的健康問題。前幾天,我到河北廊坊威盧克斯中國有限公司調研了解到,去年,丹麥威盧克斯集團等機構對27個歐盟國家的10萬個家庭、25萬成年人進行了一次健康調查,發現影響人健康的第一要素是建筑健康。排在第二、第三和第四位的才是飲食健康、抽煙等生活不良習慣、身體鍛煉和運動不夠帶來的健康問題。如一對夫妻在一間25平方米的封閉臥室睡眠,二氧化碳濃度可達2000PPM。他們白天上班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能力下降,而且沒有凈化器能有效過濾二氧化碳。即使在歐洲,仍有30%的建筑因通風不暢、采光不足、噪聲干擾、室內污染,而被認為是不健康建筑。不健康建筑的改造成本在歐洲高達30萬億歐元。當前我們正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但建筑健康問題卻沒被列入。隨著群眾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這一領域遲早是要大力推動和發展的。
五、未來住房租貨帶來的機遇。加快發展住房租賃是解決新移民、新就業人群住房問題的重要方面,特別是長租公寓發展空間很大。長租公寓既能盤活工業地產、商業地產、老舊廠房、寫字樓,也能推動公共配套的升級,極大改變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的租住形態,為人們帶來人性化、智能化的居住體驗。
六、未來養老地產帶來的機遇。上個月召開的“2018健康中國發展大會”明確提出要以“大健康、大衛生”的理念,推動“大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讓老年人感受到健康長壽的好生活,不僅僅是發展養老本身,而是整個大健康的產業鏈。
建筑行業的發展前景到底如何?
1.環?;?。隨著國家的環保意識上升到新的高度,建筑材料的環?;?,家居環境的環?;际切碌娘L口,如何將環保的材料引入建筑行業,是值得去摸索的項目。
2.智能化。隨著人工智能AI的興起,比4G快100多倍的5G時代的來臨,建筑智能化即將實現,家居環境管理等智能化解決方案已經出現,但是對于如何將建筑智能化方案推行到普通人家,也是一個好的方向。
3.技術化。BIM技術作為一個新興的技術,將會成為建筑行業的第二次革命。BIM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信息數據作為基礎,建立起三維的建筑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時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為的模型,可以通過信息的共享和傳遞將兩者結合,為設計團隊和施工團隊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從而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成本、縮短工期,有效實現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差異化。隨著房子越蓋越多、消費者的眼界越來越高、口味越來越挑。過去那種跑馬圈地、野蠻生長的模式注定適應不了下一個周期的行業發展?,F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商業嚴重過剩,三四五線城市的住宅嚴重過剩,好多縣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實際上已經破而不滅,因為有地方政府強撐著。以后的領先企業必定要靠精細化、差異化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