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來,高度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懷著對社會、對歷史、對客戶的責任感,以人文主義理念為指導,公司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優勢及政策優勢,在十堰市內開發建設房地產50余萬平方米,市政道路20余公里,旅游開發建設3億多元。
景區發展建議
1注重宏觀引領,指導業態創新
降牌、摘牌、明察、暗訪等,在微觀管理方面抓得很多,做出了很多成績。要在此基礎上,把景區行業放在全球旅游業乃至全球經濟發展中,注重對整個行業的引領和預先判斷。從國內到國際,再返回到國內上,用縱橫捭闔的智慧,去引領我們國內景區行業的發展。及時把政府層面捕捉到的新態勢、新情況及時反饋給業界,指導業態創新,使得企業能夠做到進退有據、有的放矢,既不盲目樂觀,也不妄自菲薄,避免出現行業性的亂象和敗局。
2增強戰略思維,推動景區強國建設
景區業發展到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明顯的量的優勢,但必須看到這些量的優勢很多一部分是基于我們老天爺老祖宗的遺產饋贈,基于我們民眾自發的井噴式的旅游需求上,隨著游客對旅游品質個性化、多元化的要求日益凸顯,景區企業要有全球化的長遠眼光,注重企業的戰略性發展研究,不要只盯著國內的一畝三分地,也要看到出境游的1.29億人次市場,更要看到全球105億人次的大市場,要學會借力打力,師夷長技,合作共贏。
3優化社會環境,加強學界研究
我國景區業的發展與人民群眾的旅游需求變遷同步,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變遷同步。對景區變遷的演化路徑進行總結和提煉,是學界責無旁貸的任務。眼花繚亂、日新月異的產業實踐,雖然吸引了大批的學界人員進行景區行業研究,但同時也使得景區行業的學術研究相對較多地停留在表層的關注上,學界和產業界缺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進步。我國景區業發展到現在,有進步有彎路,有坦途有曲折,迫切需要理論界的反思和沉淀,一方面與產業界發展相呼應,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另一方面,提升景區研究的基礎地位,為景區發展培養亟須的合格人才,優化景區發展社會環境,助力景區發展。